插花地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及其改革

被引:3
作者
孙景超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插花地; 行政区划; 犬牙交错; 属地; 属人;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6.02.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83306 ; 0903 ;
摘要
行政区划通常具有明确而封闭的界线,作为其特殊形态,插花地则突破了这一通行原则。插花地的形成原因复杂,内涵与表现形式多样,并对相关行政区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插花地是行政区划边界划分中"犬牙交错"原则实施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属人"管理原则的体现,对一般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造成了冲击。对于插花地,历来多持否定态度,并屡有整理,但从未使之消失。由于承载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插花地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对于插花地问题,在行政区划中改革中应予以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鸡泽县志[M]. 方志出版社 , 河北省鸡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2
[2]  
河山集[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史念海著, 1999
[3]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M]. 学苑出版社 , 林阿祥, 2005
[4]  
体国经野之道[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周振鹤, 2009
[5]   明清贵州插花地研究 [J].
马琦 ;
韩昭庆 ;
孙涛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122-128
[6]   飞地行政区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实践的探讨 [J].
郭声波 .
江汉论坛, 2006, (01) :88-91
[7]   插花地对土地数据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J].
傅辉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 (02) :20-28
[8]  
没人管的“插花地”各自“回家”[N]. 秦志勇,方海波. &nbsp人民政协报. 2003
[9]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自治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白贵一, 2009
[10]   历史时期插花地的基本概念讨论 [J].
杨斌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9 (05) :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