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谷团 [1 ]
陈淑凤 [2 ]
苑丽 [2 ]
李朝阳 [3 ]
刘玉平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新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 关系; 辽河盆地;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6.03.015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盆地形成于新生代时期,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的火山活动,主要形成了明显富钠质的粗面质和玄武质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反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大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表明其可能源于软流圈,且地壳物质混染微弱,而房身泡组火山岩可能来自上地幔较浅源区,且受到了下地壳物质较强的混染。盆地内新生代火山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储集、封盖、遮挡、聚集和成藏有着重要的有益的影响。火山岩的异常热效应对烃源岩的生排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火山活动和火山岩就位过程及其后来被改造的过程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封盖遮挡条件和圈闭构造。辽河油田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东部凹陷中段粗面岩油气藏的成藏要素配置良好,已发现了整装的千万吨级的黄沙坨油田,且开发效果良好,展示了新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为老油田的产量接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辽河盆地沙三期火山-侵入岩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J].
吴昌志 ;
顾连兴 ;
任作伟 ;
王银喜 ;
赵明 ;
张遵忠 ;
汤晓茜 ;
张光辉 .
岩石学报, 2004, (03) :545-556
[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油气成藏模式 [J].
姜建群 ;
张占文 ;
张福功 ;
李明葵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2) :137-140
[3]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预测方法探讨——辽河断陷火山岩储层研究的启示 [J].
魏喜 ;
赵国春 ;
宋柏荣 .
地学前缘, 2004, (01) :248-248
[4]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沉降过程、岩浆活动、温压场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分析 [J].
韩晋阳 ;
肖军 ;
郭齐军 ;
Tourba KAMAYE ;
赵忠新 ;
甘华军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3) :257-263+268
[5]   辽河断陷盆地火山岩储层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J].
魏喜 ;
宋柏荣 ;
李学万 ;
温国强 ;
赵都菁 .
特种油气藏, 2003, (01) :13-17+112
[6]   火山作用与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 [J].
郭占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3) :183-185+176
[7]   火山活动与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J].
郭占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5-10+7
[8]   南堡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及火山作用 [J].
谭丽娟 ;
田世澄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4+9
[9]   生油岩与火成岩的相互作用研究初探—有机酸对火成岩的蚀变及过渡金属对有机质演化的催化作用 [J].
万从礼 ;
翟庆龙 ;
金强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2) :46-51
[10]   东营凹陷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J].
孔凡仙 .
矿物学报, 2000, (03) :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