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时空分布及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57
作者
郑永红 [1 ]
张治国 [1 ,2 ]
姚多喜 [1 ,2 ]
陈孝杨 [1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2]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矿复垦区; 土壤; 重金属; 时空分布; 富集; 煤矸石;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8.033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为研究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富集特征,以安徽淮南市潘一矿复垦区土壤为例,在2008—2010年期间对复垦区土壤中Cu,Mn,Ni,Pb,Cd,Hg,As七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利用Surfer8.0软件对重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富集因子法来判断土壤中重金属人为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区土壤,随着覆土年限的增加,除Mn和As元素外,Cu,Ni,Pb,Cd和Hg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累积;从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水平空间分布看,煤矸石山的堆积、淋溶和粉煤灰贮灰场的存在对周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重金属污染。复垦区土壤剖面上Cu,Ni,Pb,Cd元素含量呈现表层(0~20 cm)和底层(80~100 cm)含量高,中部(20~80 cm)含量低的分布规律。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表明复垦区土壤已经受到了煤矿开采和煤矸石充填活动的影响。其中Cu,Ni,Pb,Hg和Cd元素已经出现富集,并且Cu,Ni,Pb,Hg元素达到了轻微污染水平,Cd元素达到了显著污染水平。Mn和As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没有受到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476 / 14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来源分析 [J].
于瑞莲 ;
胡恭任 ;
林燕萍 ;
冯家毅 ;
邱敏娴 .
矿物学报, 2012, 32 (01) :156-165
[2]   煤矿塌陷复垦区6种菊科植物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潜力研究 [J].
张治国 ;
姚多喜 ;
郑永红 ;
高良敏 .
煤炭学报, 2010, 35 (10) :1742-1747
[3]   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J].
董霁红 ;
卞正富 ;
于敏 ;
狄春雷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39 (03) :335-341
[4]   平顶山市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J].
王卓理 ;
耿鹏旭 ;
刘嘉俊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665-669
[5]   抚顺西露天矿大型煤矸石山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J].
魏忠义 ;
陆亮 ;
王秋兵 .
土壤通报, 2008, (04) :946-949
[6]   煤矸石堆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及评价 [J].
杨建 ;
陈家军 ;
王心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873-878
[7]   煤矿矸石山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研究 [J].
秦胜 .
中国煤炭, 2008, (03) :58-60
[8]   淮南新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J].
李洪伟 ;
颜事龙 ;
崔龙鹏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 (01) :36-37+46
[9]   新庄孜矿塌陷区煤矸石中重金属迁移对覆土影响 [J].
邵群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6) :34-36
[10]   煤矸石堆对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分析 [J].
田采霞 ;
郭保华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3)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