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治疗效果的关系(英文)

被引:6
作者
肖红 [1 ]
姚辉 [2 ]
郭苏婉 [3 ]
李箕君 [3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研究所
[2]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精神科
[3]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关键词
5,6-二羟色胺; 膜转运蛋白质类; 遗传学; 多巴胺摄取抑制剂;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背景:研究发现在大脑中与情感和行为有关的皮质和边缘区域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特别丰富。调节5-羟色胺能神经反应的强度和持久性改变大脑5-羟色胺能神经传递,同时5-羟色胺转运蛋白也是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的重要靶标。目的:观察南京地区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浆5-羟色胺浓度及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1-01/2003-12选择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32例和健康志愿献血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态性分析技术对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者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分析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抗抑郁药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两组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型与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关系。结果:132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正常健康者均采集到血样,并完成量表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症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L24.2%,LS44.7%,SS31.1%),(LL29.0%,LS47.0%,SS24.0%),χ2=1.4058,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46.59%,S53.41%),(L52.5%,S47.5%),χ2=0.6962,P>0.05]。②不同基因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6.48,P=0.0021);经4周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显著下降,减分值差异有显著性(F=3.38,P=0.037)。③治疗前不同基因型患者5-羟色胺浓度差异有显著性(F=5.38,P=0.0057);4周治疗后,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均升高,不同基因型的增高值差异有显著性(F=23.55,P<0.01)。结论:南京地区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但与抑郁症疾病严重程度和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治疗效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区域的基因型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89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