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6 条
广西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5
作者:
韦跃龙
[1
]
王国芝
[2
]
陈伟海
[1
]
罗书文
[1
]
罗劬侃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浦北岩体;
石蛋景观;
花岗岩景观;
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2915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五皇山地质公园,以浦北岩体为物质基础,是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和S型花岗岩的典型观测点。园区内发育着石蛋、山岳、台地、峡谷、水文遗迹5大类花岗岩景观,它们有序、集中分布于各个相对独立花岗岩山岳的不同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共同构成一个以石蛋群为核心,山岳、台地、潭池群和瀑布群为重要补充,形态典型、雄伟、优美、珍稀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及石蛋景观群。在分析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花岗岩岩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园花岗岩岩体和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1)中三叠世期间,该区域产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历经岩浆侵位、分异、冷凝结晶后,逐渐形成一个时间上连续的、建造上完整的巨型花岗岩岩基——浦北岩体;其后,经历隆升剥蚀出露于地表并成山。2)第四纪至今,受湿热气候、地表流水及原生和后生节理十分发育的花岗岩岩体的共同控制,由山顶→山腰→山脚,它们各自汇聚各种形式地表流水的能力逐渐增强,对应由山顶→山腰→山脚的流水侵蚀程度逐渐增强,而各自的风化作用却逐渐减弱;历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纵向―横向差异侵蚀、冲蚀和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公园境内形态典型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1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