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的标准化与再标准化

被引:6
作者
孙晓天
李晓非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神的标准化; 民间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1.02.006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L.Watson)在上世纪80年代基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的研究,曾经提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神的标准化。在中国最北海疆的妈祖信仰调查中,证实该地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同样的"神的标准化"过程。且在当代史中,由于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涵,妈祖信仰在沉寂数十年后,仍然继续"标准化"着当地的信仰空间。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民间文化的标准化和再标准化"的现象。为应对"民间文化标准化"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必须不断探索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标准化与地方化——宋元以来广东的妈祖信仰研究 [J].
王芳辉 .
文化遗产, 2008, (03) :98-105
[2]  
中国新时期地方文化发展概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中国文化报社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  
畿东泰岱——丫髻山.[M].平谷文委; 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4]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M].周大鸣; 何星亮; 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
[5]  
中国的大众宗教.[M].(美) 韦思谛;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  
东沟县志.[M].许敬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