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力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杀虫活性的检测

被引:11
作者
王立霞
潘映红
杨怀文
黄大昉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嗜线虫杆菌; 发光杆菌; 杀虫活性;
D O I
10.16380/j.kcxb.2000.s1.015
中图分类号
Q968 [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是寄生在昆虫病原线虫肠道的一种细菌 ,二者互惠共生。实验采用6个不同种的菌株为筛选材料。共生细菌菌株的培养液经 85 %饱和度的 (NH4 ) 2 SO4 盐析 ,浓缩冻干得到杀虫粗提物。以粗提物注射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饲喂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发现XenorhabdusnematophilusD43、X .bovieniiA5 4、Photorhab dusluminescensHZL和CB 8等 4个菌株发酵液的粗提物对昆虫有高的血腔毒性 ,菌株A5 4对昆虫又有高的胃毒效果。由此确立A5 4为高毒力的菌株 ,其杀虫活性表现为 :注射大蜡螟 48h的死亡率为 80 % ,96h为 93 3% ;粗提物饲喂玉米螟 ,72h死亡率为 5 3 3% ,12 0h死亡率为 10 0 % ;饲喂棉铃虫 ,72h死亡率为 80 1% ,12 0h死亡率为 90 %。杀虫粗提物经DEAE 5 2柱层析分离 ,得到一个穿透峰和三个盐的梯度洗脱峰 ,其中穿透峰对昆虫有很好的胃毒效果 ,但没有血腔毒性 ;三个盐峰均有很高的血腔毒性 ,但没有胃毒作用。穿透峰样品饲喂 2龄、 3龄棉铃虫也有很好的杀虫活性 ,96h 2龄棉铃虫的死亡率为 6 5 % ,3龄棉铃虫的死亡率为 30 % ;处理 96h的棉铃虫同处理前相比体重下降 ,未死棉铃虫体重明显低于对照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及技术.[M].张承圭;王传怀;袁玉荪等 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高级生物化学实验选编.[M].张龙翔;吴国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