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

被引:17
作者
方李莉
机构
[1]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文资源; 西部民间文化; 民间艺术; 陕北剪纸; 手工艺品; 手工业品; 泥塑; 雕塑; 保宁堡; 文化馆; 文化机构; 榆林地区; 秧歌;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 农民; 劳动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如果说,人类社会在建构其物质生活基础时,所要加工的原料和所要开发、利用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的话;在人们通过“文化”来“重构文化”的今天,人们所要利用和开发的对象则是当地的人文资源。而作用于这些人文资源的各种“权利”与“权威”,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力”。在“力”的交锋中,西部的民间文化向我们展示出一幅重新组合和重新建构的图景,民间艺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资本逻辑”渗透到人类文化各个层面的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安塞的剪纸与农民画 [J].
方李莉 .
文艺研究, 2003, (03) :122-130
[2]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 [J].
费孝通 ;
方李莉 .
民族艺术, 2001, (01) :8-19
[3]   西部开发的人文思考 [J].
费孝通 ;
方李莉 .
民族艺术, 2000, (03) :8-23
[4]  
后现代社会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