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机理与战略构想——基于空间经济学语境

被引:23
作者
卫玲
戴江伟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形成机理; 战略构想; 空间经济学;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4.04.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进程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指出这种特定经济空间的形成具有其内在规律,即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共同构成内聚力,旨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统一市场提供优化力,战略通道构成引导力。在分析现实基础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的建设步骤和具体目标,最后提出"两端点、三通道、四纽带、六核心"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战略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 [J].
卫玲 ;
戴江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31-39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 [J].
杨恕 ;
王术森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1) :23-30
[4]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 [J].
王保忠 ;
何炼成 ;
李忠民 .
经济纵横, 2013, (11) :60-65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 [J].
占豪 .
社会观察, 2013, (10) :62-64
[6]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大原则 [J].
胡波 .
中国经济周刊, 2013, (37) :17-18
[7]   高速铁路缩小我国区域差的作用机理分析 [J].
赵庆国 .
当代财经, 2013, (04) :106-112
[8]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比较 [J].
文亚妮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11) :25-33
[9]   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 [J].
朱显平 ;
邹向阳 .
东北亚论坛, 2006, (05) :3-6
[10]   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 [J].
李淑云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04) :1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