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环太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包云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蒯志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吴中区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陈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吴中区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严明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2] 苏州市吴中区气象局
[3] 江苏省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环太湖地区;
气候变化;
EOF分析;
小波周期变换;
Mann-Kendall检验;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61114009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71—2010年环太湖地区苏州、常州、长兴等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采用EOF正交经验分析法、线性倾向率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了环太湖地区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1971—2010年间,环太湖地区整体上呈增暖趋势,环太湖地区的季节性增暖存在空间差异,西北部的气温在春、夏季明显升高,而东南部则在秋、冬季明显增暖,1990年前后该地区的增暖率存在完全相反的空间分布。2)该40 a中,降水表现为北部增加,南部减少。整个环太湖地区的降水在冬季普遍呈现增加趋势,春、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大于秋、冬季。3) M 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存在16~17 a和6 a、26 a左右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15~16 a和24 a的强显著性变化周期,各地区在年均温、年降水量周期振荡的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1971—2010年环太湖地区各站点均表现为气温由低向高的突变,突变发生在1992—1993年。
引用
收藏
页码:872 / 8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江南雨季降水季节内演变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7, 40 (06) : 759 - 76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章开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章毅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近64a来南京夏季降水峰期变化及其异常环流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2017, 40 (02) : 243 - 252王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张立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朱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部队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关吉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张晓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航空大学航空理论系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3] 1880—201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6, 39 (04) : 445 - 454任永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宋连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肖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4] 基于小波和M-K方法的商丘气温时间序列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3) : 78 - 84李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田海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彭剑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1961—2005年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J]. 生态学报, 2013, 33 (02) : 519 - 531贺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布仁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熊在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胡远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6] 中国冬季气温异常EOF分析的改进[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3) : 295 - 30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丽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扬州市气象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太湖流域气候变化检测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2, 32 (01) : 1 - 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中国气温和降水序列年代际分量的显著性检验[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4) : 467 - 4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丽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长江三角洲近46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2) : 180 - 188潘敖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局王珂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气象局曾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气象局谢志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气象局苗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气象局
- [10] 2种降尺度方法在太湖流域的应用对比[J]. 气象科学, 2011, 31 (02) : 160 - 169刘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宗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俊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