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河道不同驳岸界面水生生物多样性

被引:11
作者
白晓慧
张晓红
许彭鹏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景观河道; 驳岸; 水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6 [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对具有不同驳岸方式(鹅卵石堆砌驳岸、自然泥岸、石砌驳岸和砼仿木桩驳岸)景观河道水陆交错界面上覆水质及界面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泥岸与卵石堆砌驳岸界面上覆水质总体优于石砌驳岸和砼仿木桩驳岸方式;泥岸与卵石堆砌驳岸方式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更适于界面浮游生物的生存、栖息和繁衍,特别是浮游动物;泥岸着生生物多样性优于其他驳岸方式;卵石堆砌驳岸虽相比其他两种非生态界面有一定优势,但并不明显,这与卵石表面坚硬,不利于水生生物附着有关。因此,近自然的泥岸和卵石堆砌驳岸方式更利于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并有较其他驳岸方式更好的水质净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蒋传丰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45-348
[2]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J].
赵彦伟 ;
杨志峰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49-355
[3]   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3) :24-25
[5]   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J].
张谊 .
中国园林, 2003, (01) :53-55
[6]   汉江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 [J].
吴中华 ;
于丹 ;
王东 ;
夏盛林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18-124
[7]   红旗泡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J].
于丹,于洪贤,宋连发,李德明,柴方营 .
水生生物学报, 1994, (01)
[8]  
淡水微型生物图谱[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周凤霞, 2005
[9]  
Microscale gradients of plankton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above the sediment surface in a mangrove estuary[J] . J.R. Seymour,L. Seuront,J.G. Mitchell.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2007 (3)
[10]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biodiversity on rocky shores: How much have we learned from past experiments?[J] . Lisandro Benedetti-Cecchi.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