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雪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丹青
机构
: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年
/ 33卷
/ 02期
关键词
:
中部地区;
经济增长;
资本;
贡献率;
索罗模型;
D O I
:
10.13781/j.cnki.1007-9556.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
文章利用索罗模型对1978~2009年中部地区的产出和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的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78~2009年间中部地区产出的大部分贡献来源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小。因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部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集约型增长,实现"中部崛起"。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辉
;
支大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支大林
;
李宏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李宏瑾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0,
25
(03)
:103
-116+129
[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丁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丁小飞
;
康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康朔
.
当代经济,
2010,
(04)
:96
-97
[3]
“后危机时代”促进中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军
.
当代经济,
2010,
(03)
:77
-79
[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雄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爱军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0)
:86
-88+103
[5]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
-46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J].
孙新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孙新雷
;
钟培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
郑州大学
钟培武
.
经济经纬,
2006,
(05)
:24
-27
[7]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
[J].
王光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王光栋
;
李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李余华
.
统计与决策,
2004,
(12)
:70
-71
[8]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2009
[9]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SOLOW, R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OLOW,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03)
:312
-320
←
1
→
共 9 条
[1]
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辉
;
支大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支大林
;
李宏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李宏瑾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0,
25
(03)
:103
-116+129
[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丁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丁小飞
;
康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康朔
.
当代经济,
2010,
(04)
:96
-97
[3]
“后危机时代”促进中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军
.
当代经济,
2010,
(03)
:77
-79
[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雄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爱军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0)
:86
-88+103
[5]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
-46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J].
孙新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孙新雷
;
钟培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
郑州大学
钟培武
.
经济经纬,
2006,
(05)
:24
-27
[7]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
[J].
王光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王光栋
;
李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李余华
.
统计与决策,
2004,
(12)
:70
-71
[8]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2009
[9]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SOLOW, R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OLOW,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03)
:312
-32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