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的临床与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5
作者
徐德忠
陈友绩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
肝炎,病毒性,人/免疫学; 抗原,病毒/分析; 抗体,病毒/分析; 肝炎,病毒性,人/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综述了甲、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病毒学标志(HAAg、抗-HAV、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sAg/IgM 复合物,PHSA-R、HBVDNA)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及临床、流行病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抗-HBc IgM在乙型肝炎亚临床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J].
徐德忠 ;
周华 ;
陈民新 ;
李远贵 ;
汪爱勤 ;
陈友绩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7, (04) :269-272
[2]   急性乙型肝炎表面系统的动态与预后的关系 [J].
王全立 ;
徐德忠 ;
李远贵 ;
周华 ;
邹宏开 ;
陈友绩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6, (03) :181-185
[3]   急性乙型肝炎e系统动态及与其它HBV标志关系的研究 [J].
王珊珊 ;
徐德忠 ;
陈友绩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6, (02) :101-105
[4]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IgM复合物的研究 [J].
庄辉 ;
吾思奇 ;
李佑成 ;
周玉芬 ;
王贺祥 ;
李宁华 ;
崔振宇 .
北京医学, 1986, (01) :52-53
[5]   HBsAg临床意义的评价 [J].
江顺林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84, (03) :109-113
[6]  
病毒性乙型肝炎:再次检查对自然史与预防的研究[J]. 徐德忠.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79(04)
[7]  
Chen DS,et al. J Med Virol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