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中生代海相储层发育的构造-沉积条件

被引:6
作者
郑和荣 [1 ]
胡宗全 [1 ]
周小进 [2 ]
张海清 [1 ]
由伟丰 [1 ]
杨帆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储层; 构造-沉积条件; 海相层系; 前中生代;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沉积两大要素共同控制着海相储层的形成与分布。震旦纪—早古生代早期(Z—O2),中国主要板块处于洋盆扩张、陆块离散的构造-沉积阶段,围绕华北、扬子、塔里木等主要陆块长期发育稳定台地-被动大陆边缘斜坡沉积体系。此期台地相碳酸盐岩异常发育,主要的岩性有灰岩、颗粒灰岩和白云岩,其中位于高位期的奥陶系是我国海相油气发现的重要层位之一。早古生代晚期(O3—S),为洋盆俯冲消减、古中国陆汇聚形成阶段。伴随着海水退却,各主要陆块核部隆升为隆起剥蚀区,围绕其周边发育海相碎屑岩储层,如塔里木北部和鄂西渝东的志留系。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对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早期成岩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D—T),此期北方以汇聚作用为主,主要发育碎屑岩储层沉积,如华北和准噶尔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塔里木的泥盆系等,同时海西期是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主要岩溶期;南方以离散作用为主,华南台地裂解成"盆包台"格局,台地边缘发育礁滩相储层。在长期、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下,在原生孔隙丧失的同时,古岩溶、热液溶蚀、白云化和裂缝的复合作用使海相储层经历建设性改造,从而形成优质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川东开江古隆起区石炭系气藏成藏机理剖析 [J].
徐国盛 ;
赵异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58-163
[2]   任丘大油田形成与变换带演化 [J].
王定一 ;
梁苏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9-12
[3]   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戴少武 ;
吕廷志 ;
张国常 ;
王甘露 ;
谭代友 .
现代地质, 2001, (01) :74-82
[4]   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戴少武 ;
吕廷志 ;
张国常 ;
王甘露 ;
谭代友 .
现代地质, 2001, (01) :74-82
[5]   塔里木盆地东部下志留统下砂岩段储层特征 [J].
魏伟 ;
李剑 ;
王宏亮 ;
冉启贵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259-268
[6]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二叠系乐平统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邓军 ;
初汉民 ;
郑宽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605-617
[7]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 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8]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油气充注与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郭彤楼 .
科学通报, 2007, (S1) :149-155
[9]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1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发育特征 [J].
顾家裕 ;
张兴阳 ;
罗平 ;
罗忠 ;
方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7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