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地质的若干特点及其对储量增长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查全衡
韩征
刘殿升
机构
[1] 全国资源委油气储委办公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
关键词
中国; 石油地质; 资源; 储量; 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陆及近岸海域居于亚欧、太平洋和印度三大板块的结合部,元古界以来形成性质截然不同的两大套沉 积岩系,经历了两期重大的构造事件,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含油气区,造就了两类中、新生代盆地。特定的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阶段导致目前的探明储量,层位上以中、新生界为主,区域上以东中部区为主,类型上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根据我国盆地油气储量增长曲线呈“多峰型”的规律,近 15 年全国油气储量高速增长的事实,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以及我 国的地质结构利于形成众多非构造油气藏的分析,认为中国待发现的油气资源潜力是巨大的,工作难度也很大。下一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油气储量和产量还将继续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的石油资源经营管理 [J].
查全衡 .
勘探家, 1996, (01) :29-32+8
[2]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一)——地壳演化及成矿的递进律 [J].
陈国达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91, (05) :473-479
[3]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 [J].
李德生 .
石油学报, 1982, (03) :1-12
[4]  
江汉盐湖盆地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世昭主编, 1997
[5]  
中国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尚文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