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组织创新临界点判定

被引:3
作者
郭韬 [1 ]
朱建新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关键词
组织创新; 耗散结构理论; 熵; 自组织临界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自身成长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及时地进行组织创新,创新的时机把握是组织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理论上,组织创新的临界点必然存在。按照自组织临界性理论,正常情况下组织系统自然地朝着临界状态进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组织系统的复杂程度与矛盾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达到统计上的平衡时,企业的组织系统演化到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一旦运行机制发生突变,在企业中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组织危机,即进入超临界态。组织临界态达到超临界状态之前的区间是组织进行创新的最佳时机。自组织临界状态是组织危机产生的一个吸引子,其空间分布为分形结构,时间分布表现为1/f噪声,既有空间的对称破缺,又有时间的对称破缺,其特征与蔓延性危机具有相似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复杂网络上的雪崩动力学 [J].
吉世印 ;
邓明森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6, (02) :31-35
[2]   论自组织临界性与复杂系统的演化行为 [J].
梅可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7) :6-9+41
[3]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J].
刘兴国 ;
周迎春 .
江苏商论, 2003, (07) :113-114
[4]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 [J].
任佩瑜 ;
张莉 ;
宋勇 .
管理世界, 2001, (06) :142-147
[5]   论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与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 [J].
任佩瑜 ;
宋勇 ;
张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45-49
[6]   论管理效率中再造组织的战略决策 [J].
任佩瑜 .
经济体制改革, 1998, (03) :98-101
[7]  
破译创新的前端[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美)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K.Lester),(美)迈克尔·皮奥雷(MichaelPiore)著, 2006
[8]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如生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