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抗白念珠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68
作者
熊英
傅颖媛
况南珍
张文平
机构
[1]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江西医学院
[3] 赣南医学院 江西南昌
[4] 江西南昌
[5] 江西赣州
关键词
黄芩苷; 白念珠菌; 药物作用; 同位素参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初步探索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的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FC) ;运用同位素参入技术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 [3 H] TdR、[3 H] UdR和 [3 H] 亮氨酸 3种同位素前体参入白念珠菌的抑制率。结果 黄芩苷 (纯度≥ 98% )对 1× 10 7cfu·L-1白念珠菌的MIC和MFC均为 1 0g·L-1;对 2 5× 10 7cfu·L-1白念珠菌的MIC和MFC均为 2 0 g·L-1。 0 5MIC、1MIC和 2MIC的黄芩苷对3 H TdR、3 H UdR和3 H 亮氨酸参入白念珠菌均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 (P <0 0 1) ,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对同位素前体参入抑制率也升高。各剂量的黄芩苷作用后 ,3 H UdR的参入抑制率均显著高于3 H TdR的参入抑制率、3 H 亮氨酸的参入抑制率 (P <0 0 1) ;而3 H TdR的参入抑制率与3 H 亮氨酸的参入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黄芩苷在体外有较好的抗白念珠菌作用。黄芩苷 (纯度≥ 98% )对 [3 H] TdR、[3 H] UdR和 [3 H] 亮氨酸参入白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以对 [3 H] UdR的参入抑制率最高。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白念珠菌的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导致菌细胞死亡而起到杀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04 / 14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J].
张喜平 ;
田华 ;
程琪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11) :1212-1215
[2]   抗白念珠菌IgY对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J].
况南珍 ;
傅颖媛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2, (01) :16-18
[3]   黄芩素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J].
张喜平 ;
李宗芳 ;
刘效恭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 (06) :711-713
[4]   六种中草药对深部感染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J].
马廉兰 ;
钟有添 .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 (01) :1-3
[5]   特异性IgY对烧伤鼠继发感染白念珠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傅颖媛 ;
杨慧 ;
曾小平 ;
张志 ;
曹勇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0, (01) :9-11
[6]   黄芩苷对阿霉素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永钦 ;
周井炎 ;
徐辉碧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9, (02) :98-99
[7]   洁尔阴等4种药液的抗菌作用 [J].
熊绍银 ;
任海祥 ;
金亚丽 ;
李汉保 .
时珍国医国药, 1998, (05) :53-53
[8]   浅析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问题(附2017例病人培养结果分析) [J].
朱淑媛 ;
吕晓菊 ;
俞汝佳 ;
曾维华 .
华西医学, 1997, (01) :61-63
[9]   山苍子油抗白色念珠菌的机制研究 [J].
夏忠弟,杨军祥,李沛涛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2) :107-108
[10]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闻玉梅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