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捕食线虫真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被引:3
作者
龚跃武
张克勤
周薇
机构
[1]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贵州农学院植保系,贵州农学院植保系贵阳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原生质体; 再生;
D O I
10.15958/j.cnki.sdnyswxb.1993.01.006
中图分类号
S47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1.5%粗纤维素酶加1.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自Arthrobotrys guizhouense36-15,A. oligospora GA001, A.sp. Z307, A.dactyloides Z279,Monacrosporium eudermata Z326等5种捕食线虫真菌中获得了大量原生质体。比较了不同酶系统、渗透稳定液、菌丝生长培养基、菌龄、酶解温度等因素对Arthrobotrys guizhouense 36-15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有机物渗透稳定液较无机渗透稳定液适合于从A.guizhouense 36-15菌株释放原生质体。0.6M葡萄糖稳定液配制的察氏培养基上,A.guizhouense 36-15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48.9%。对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发生学观察和描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古尼拟青霉的种内杂交 Ⅰ.古尼拟青霉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J].
龚跃武 ;
梁宗琦 ;
刘爱英 .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02)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