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偏好的再考察

被引:41
作者
王文卿
潘绥铭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男孩偏好; 场域; 惯习;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5.06.007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国内已有的对农民生育行为的研究在个体与结构或者微观与宏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布迪厄明确反对机械论的结构主义和目的论的个人主义,反对在结构与能动、系统与行动者、集合体与个人之间进行二者择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选择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作为指导经验研究的框架。研究发现,尽管在过去的百年左右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民所经历的社会轨迹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由于可能性空间的限制,农民对男孩的偏好依然顽强地存留了下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93+245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汉族与少数民族生育意愿的文化解读——关于汉族与藏族、贵州占里侗族生育行为的比较研究 [J].
向春玲 .
青海民族研究, 2003, (03) :25-31
[2]   论家族文化对当代生育观念的影响 [J].
吕红平 ;
孙平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4) :8-9+22
[3]   生育行为和农民生育观念探析 [J].
于霞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52-54
[4]   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 [J].
陈俊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3) :14-19
[6]   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宜昌市调查报告 [J].
周长洪 ;
张宗益 ;
陶勃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4) :34-38
[7]   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 [J].
楚军红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6) :29-36
[8]   需要层次理论与农民的生育动机 [J].
邱国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52-54
[9]   低生育水平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后果 [J].
邓国胜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68-71
[10]   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 [J].
李冬莉 .
妇女研究论丛, 2000, (04)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