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诊断指标优势组合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63
作者
李成忠
万谟彬
曾民德
茅益民
范竹萍
曹爱平
李继强
邱德凯
苏炳华
何清波
陆伦根
叶军
蔡雄
陈成伟
王吉耀
胡德昌
张清波
巫善明
周霞秋
朱金水
张惠泉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逐步回归; 优势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及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肝活检组织学分级分期为标准,检测200例慢性肝病患者同期血清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B超、CT、MRI,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判别分析获得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 结果 以S0为无纤维化组,S1+S2+S3+S4为纤维化组,获得指标组合:B超门静脉每分钟血流流量参数、年龄、B超肝右叶最大斜径、CT/MRI肝表面波浪状表现、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其诊断敏感性为80.36%,特异性为86.67%,准确率为81.10%;以S1+S2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3+S4为重度肝纤维化组,获得指标组合:透明质酸(HA)、A/G比值、B超脾长径,其诊断敏感性为59.57%,特异性为91.26%,准确率为81.33%;以S1+S2+S3为纤维化组,S4为肝硬化组,获得指标组合:HA、CT/MRI肝内胆管附近小囊状改变情况、B超肝包膜厚度、年龄、症状积分,其诊断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91.45%,准确率为89.63%。 结论 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对诊断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2]   慢性肝炎病理分类与临床的关系 [J].
李缨 ;
翟为溶 ;
张清波 .
肝脏, 2000, (01) :4-6
[3]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 [J].
罗瑞虹 ;
杨绍基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9, (05) :208-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