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及地表凋落物层的热值

被引:18
作者
黄钰辉 [1 ]
官丽莉 [1 ]
周国逸 [1 ]
罗艳 [1 ]
唐建维 [2 ]
刘玉洪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关键词
优势种; 干重热值; 鲜叶; 凋落叶; 凋落物层; 能量生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测定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植物叶片及地表凋落物层的干重热值,分析并比较了两地群落类型热值的差异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植物叶片分为鲜叶和凋落叶,地表凋落物层分为新鲜凋落物层(L层)和腐叶层(F层)进行取样测量,所有样品在60℃烘干至恒重,样品热值采用Parr1261氧弹式热量计测量。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的11种植物鲜叶和凋落叶干重热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4.5953~19.8639和14.0467~19.8840kJ·g-1,L和F层的平均干重热值分别为17.4196和14.7805kJ·g-1;哀牢山的10种植物鲜叶和凋落叶干重热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7.8051~21.5253和17.8934~21.4367kJ·g-1,L和F层的平均干重热值分别为19.2084和17.4947kJ·g-1。两地植物鲜叶与凋落叶干重热值的大小顺序近似或一致,即植物鲜叶干重热值越高,其凋落叶干重热值也越高;植物鲜叶与凋落叶干重热值的差值有正有负,因物种而异;西双版纳凋落物L与F层之间的热值差值显著地大于哀牢山两层凋落物的热值差值,可能是由西双版纳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导致的;两地样品的平均干重热值的顺序为:鲜叶>凋落叶>L层>F层;将两地的相应样品对比发现,干重热值呈现为哀牢山>西双版纳,体现出高海拔>低海拔、高纬度>低纬度以及常绿阔叶林>热带季节雨林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