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茅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被引:5
作者
孟君
陈世鐄
机构
[1] 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局!
[2] 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局草原科学系!
关键词
克氏针茅; 繁殖; 分蘖; 根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对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Koshev.)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分蘖的产生有两个峰期(拔节期和果后营养期).分蘖枝的产生与不定根的形成在幼苗阶段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幼苗2月龄时,这是不定根接管种子根大部分作用的关键时期。群落中种子繁殖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紧实,种子入土困难,自然萌发能力低;不定根生长受阻,实生苗成活率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针茅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J].
李银鹏,陈世璜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6, (01) :7-13
[2]   种子萌发的生态学分析 [J].
白玉光 ;
王晓燕 .
中国草地, 1991, (04) :60-65
[3]   天然草地植物的繁殖与更新 [J].
许志信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1) :61-62
[4]  
内蒙古草原植物根系类型[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陈世鐬著, 1987
[5]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6]  
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扬汉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