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本与民主

被引:33
作者
李存山
机构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统民本思想; 民主; 帝国主义; 思想体系; 孙中山选集; 民本; 儒家学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君主制; 道德意志; 君主; 中国传统文化; 集体主义; 人生观; 正心诚意; 国民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的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稳固。前者属于价值判断,后者属于事实判断。但是,由于君主制实际上使国家成为“家天下”,所以人民的价值主体意义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君主制的弊病,在明清之际已引起一些士人的反思,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鸦片战争以后,造成了中国人民要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又必须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的形势,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民主,首先是为了反抗侵略,救亡图存,民族自强。中国近现代的民主,虽然否定了与传统民本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君主制,但仍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本文在简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进程之后,从中得出了五点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