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

被引:49
作者
李全生 [1 ,2 ]
鞠金峰 [3 ]
曹志国 [1 ,2 ]
高富 [4 ]
李建华 [4 ]
机构
[1]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
[3]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4] 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地下水库; 适用性; 导水裂隙; 关键层; 保水采煤;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6.1871
中图分类号
TV623 [];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利用煤矿井下采空区进行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循环利用的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缺水矿区的绿色开采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其推广应用仍需符合一定的适用条件。综合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结合神东矿区煤矿地下水库工程实践,开展了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储水的高效循环使用是保证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必须满足"水源"、"库容"和"通道"三大条件。采动覆岩导水裂隙作为地下水库水源补给的重要通道,是影响地下水库适应性的核心因素。利用"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判别具体开采条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隙沟通区域补给水源(含水层)时,地下水库具备适应性;否则,区域水源水体一般难以汇聚至井下采空区,从而地下水库中可供循环利用的水资源量将难以保证,地下水库保水方法一般不适用。研究结果得到了神东矿区地下水库工程的验证,并指导了李家壕煤矿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和地下水库建设选址。
引用
收藏
页码:2116 / 21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建设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J].
陈苏社 ;
黄庆享 ;
薛刚 ;
李瑞群 .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8) :21-28
[2]   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J].
顾大钊 ;
颜永国 ;
张勇 ;
王恩志 ;
曹志国 .
煤炭学报, 2016, 41 (07) :1589-1597
[3]   废弃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评价模型及应用 [J].
孟召平 ;
师修昌 ;
刘珊珊 ;
田永东 ;
李超 .
煤炭学报, 2016, 41 (03) :537-544
[4]   近距离煤层群叠加开采采动应力-裂隙动态演化特征实验研究 [J].
程志恒 ;
齐庆新 ;
李宏艳 ;
张浪 ;
刘晓刚 .
煤炭学报, 2016, 41 (02) :367-375
[5]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 [J].
范立民 ;
马雄德 ;
冀瑞君 .
煤炭学报, 2015, 40 (08) :1711-1717
[6]   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 [J].
顾大钊 .
煤炭学报, 2015, 40 (02) :239-246
[7]   地下水受煤炭开采的影响及其储存利用技术 [J].
曹志国 ;
何瑞敏 ;
王兴峰 .
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 (12) :113-116+128
[8]   神东矿区覆岩破坏类型的探测研究 [J].
杨荣明 ;
陈长华 ;
宋佳林 ;
高英勇 .
煤矿安全, 2013, 44 (01) :25-27
[9]   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 [J].
王连国 ;
王占盛 ;
黄继辉 ;
周冬磊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5) :607-612
[10]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6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