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空间视角的历史文化村落发展研究

被引:8
作者
魏旭红
于川江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落; 文化认同感; 经济; 村落公共空间; 古村落; 社会性活动; 徽州村落; 村民; 空间视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质量与村落文明的延续具有密切的联系,对村落公共空间形成、发展及变迁机制的研究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徽州古村落为例,实地考察分析公共空间的演变机制,提出外部经济资源的介入与组织形式的改变致使村民行为活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稳定性的相继打破成为村落公共空间发展变迁的主因所在,也加剧了历史文化村落中公共交流的萎缩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的相关建议,旨在使村落公共空间的留存与社会经济发展得以契合,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发扬光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动因、体系构成及发展变迁 [J].
戴林琳 ;
徐洪涛 .
北京规划建设, 2010, (03) :74-78
[2]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途径探讨——参与式社区规划途径的适用性 [J].
刘艳丽 ;
陈芳 ;
张金荃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1) :148-153
[3]   传统村镇聚落环境中人之行为活动与场所的分析研究 [J].
张大玉 ;
欧阳文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 (01)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