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萌发与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水稻对供氮形态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周毅
郭世伟
陈贵
高迎旭
沈其荣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供氮形态; 水分胁迫; 胁迫萌发; 胁迫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G萌发)对水稻由苗期至分蘖期生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种强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始终以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最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除NH4+-N外,其余2种供氮形态中水稻(包括正常萌发和胁迫萌发)光合同化物均被相对优先分配至根系;此外,胁迫萌发较正常萌发相比,不仅提高3种供氮形态下苗期至分蘖期水稻的生物量,而且还提高了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对氮、磷的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聚乙二醇诱导水分胁迫引起水稻光合下降的原因探讨 [J].
孙骏威 ;
杨勇 ;
黄宗安 ;
金松恒 ;
蒋德安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6) :65-69
[2]   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营养特征 [J].
钱晓晴 ;
沈其荣 ;
王娟娟 ;
柏彦超 ;
杨建昌 ;
周明耀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9-12
[3]   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J].
邢雪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5) :785-790
[4]   作物抗旱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J].
景蕊莲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2) :82-88
[5]   水稻育秧环境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J].
张永泰 ;
吴怀珣 ;
王忠 ;
熊飞 ;
谢云峰 ;
李爱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22-26
[6]   种子引发提高小麦抗渗透胁迫能力的效应 [J].
廖祥儒 ;
朱新产 .
植物学通报, 1997, (02) :37-41
[7]  
The osmotic potential of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2 M ichel B E,Kau lmann M. P lant Physiol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