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艾炷量对“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
胡增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
胡增珍
倪锦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
倪锦芳
机构
: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
来源
:
上海针灸杂志
|
1985年
/ 02期
关键词
:
艾灸;
合成率;
命门穴;
背腰骶部穴位;
动物;
脱氧核糖核酸;
DNA;
D O I
:
10.13460/j.issn.1005-0957.1985.02.01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祖国医学认为灸治有扶正培元、温经散、调和营卫和温助阳气的作用。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作者曾以艾灸“阳虚”动物的命门穴,研究艾灸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率的影响。但采用不同艾炷量艾灸命门穴,对“阳虚”动物DNA合成率的影响如何,尚未见报道。本文对艾灸的量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