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悖谬与重建

被引:5
作者
万义
白晋湘
机构
[1]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文化悖谬; 文化重建; 文化价值;
D O I
10.15942/j.jcsu.2008.06.001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040304 ;
摘要
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斯宾格勒的文化比较形态方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悖谬的相关论断:中西体育文化冲突论、体育文化多样性、体育儒学复兴论三个方面提出质疑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中西体育文化冲突,其本质是中国传统体育伴随经济发展变革,从农业文化形态向工业文化形态的转型;中西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质是农业文化形态、工业文化形态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而核心价值的取向呈一致性;中国体育儒学复兴论,其本质是企图用农业文化形态的理念去解决工业文化形态存在问题的文化复古心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 [J].
万义 ;
白晋湘 ;
龙佩林 .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04) :81-83
[2]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J].
万义 ;
白晋湘 .
体育学刊, 2007, (02) :124-126
[3]   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 [J].
万义 ;
白晋湘 ;
屈杰 .
体育与科学, 2007, (01) :25-28
[4]   管窥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J].
刘强德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07) :91-93
[5]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J].
洪浩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06) :77-80
[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 [J].
胡小明 .
体育与科学, 2006, (02) :1-3
[7]   论全球化时代中西体育文化价值冲突的形式及意蕴 [J].
宋小荣 .
体育与科学, 2005, (02) :26-28+32
[8]   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透视及原因剖析 [J].
茹秀英 ;
王揖涛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3) :1-5+36
[9]   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理论空间 [J].
胡小明 .
体育学刊, 2003, (05) :1-3
[10]   儒学与民族传统体育 [J].
赵静冬 .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6)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