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正犯与共犯区分理论评述——兼谈对我国共犯形式客观说之反思

被引:11
作者
任海涛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形式客观说; 实质客观说; 主观说; 主客观择一说; 行为支配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正犯与共犯区分问题上,形式客观说虽貌似简洁明快,条理清晰,但实质上却是将难题皆推到了下一层次之判断中(实行行为性层面),而对下一层次判断,亦常常会呈现一种模糊状态。形式客观说一方面强调构成要件之定型性,以维持形式上之罪行法定意义,另一方面又从实质之角度把握构成要件,将构成要件行为从整体上予以扩充,反而又使构成要件失去定型意义,此不得不被认为与其基本出发点相违背。反之,权衡相较,大陆法系之行为支配理论对我国之正犯与共犯区分问题不无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 [J].
李洁 .
现代法学, 2005, (03) :108-114
[2]  
犯罪论序说[M]. 法律出版社 , (日)泷川幸辰著, 2005
[3]  
共同正犯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陈家林著, 2004
[4]  
变动中的刑法思想[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柯耀程, 2003
[5]  
本体刑法学[M]. 商务印书馆 , 陈兴良著, 2001
[6]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 2001
[7]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
[8]  
共同犯罪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