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士塔格冰芯中大气粉尘记录的季节变化

被引:5
作者
邬光剑 [1 ]
姚檀栋 [1 ]
徐柏青 [1 ]
田立德 [1 ]
李真 [2 ]
段克勤 [2 ]
机构
[1]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慕士塔格; 冰芯; 粉尘;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帕米尔东部的慕士塔格冰芯中氧同位素比值和微粒记录,揭示了过去近40a来该地区大气粉尘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显示,慕士塔格冰芯中粉尘浓度的高值和较粗的粒径具有与氧同位素比值相似的变化趋势,约有50%~60%的高粉尘浓度样品出现在氧同位素比值的高值时段,即夏季高温期,而在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较低.气团反轨迹追踪结果表明西亚(如伊朗-阿富汗高原)和中亚地区是慕士塔格粉尘的主要源区,这些源区的尘暴频发期出现在夏季(5~8月份).而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尘暴频发期出现在春季(3~5月份),两者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亚洲粉尘传输路径上不同地点(如日本、北太平洋和格陵兰)的粉尘浓度出现的季节与中国西北部地区一致,其浓度峰值出现在春季(尤其是4月).亚洲干旱区的不同区域在尘暴频发季节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对北半球粉尘的贡献及其气候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576 / 15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不溶微粒的季节变化特征 [J].
尤晓妮 ;
李忠勤 ;
王飞腾 ;
朱宇曼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64-1170
[2]   慕士塔格海拔7010m冰芯中记录到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邬光剑 ;
李真 ;
徐柏青 ;
李月芳 .
科学通报, 2006, (20) :2453-2456
[3]   近1000年来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尘埃载荷变化的冰芯记录 [J].
王宁练 ;
LGThompson ;
MEDavis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52-761
[4]   慕士塔格地区夏季降水中δ18O与温度及水汽输送的关系 [J].
余武生 ;
姚檀栋 ;
田立德 ;
李真 ;
孙维贞 ;
王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23-30
[5]   慕士塔格冰芯中微粒的粒度记录 [J].
邬光剑 ;
姚檀栋 ;
徐柏青 ;
李真 ;
田立德 ;
段克勤 ;
汶林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9-16
[6]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J].
周自江 ;
章国材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24-1228
[7]   慕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的现代冰川 [J].
苏珍 ;
刘时银 ;
王志超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241-246
[8]  
Aloys J.‐M. Bory,Pierre E. Biscaye,Francis E. Grousset.Two distinct seasonal Asian source regions for mineral dust deposited in Greenland (NorthGRIP)[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3
[9]   Source regions and formation of the Loess sediments on the high mountain regio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J].
Sun, JM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2, 58 (03) :341-351
[10]  
Z.L. Ding,V. Ranov,S.L. Yang,A. Finaev,J.M. Han,G.A. Wang.The loess record in southern Tajikistan and correlation with Chinese loess[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