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基础:本质安全的诠释

被引:46
作者
许正权 [1 ]
宋学锋 [1 ]
吴志刚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本质安全; 系统和谐; 交互式安全管理; 内在本质安全; 外在本质安全;
D O I
10.13347/j.cnki.mkaq.2007.09.027
中图分类号
TD791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介绍了本质安全理念来源及国内本质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并针对国内关于本质安全概念理解差异及种种争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对本质安全概念进行一次较为客观全面诠释的重要意义。给出了基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本质安全定义,并指出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的提出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界定了本质安全的研究范畴,并对本质安全层次及评价标准进行了划分,阐述了本质安全演化的客观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 [J].
许正权 ;
宋学锋 ;
李敏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2) :79-85+171
[2]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 [J].
林柏泉 ;
常建华 ;
翟成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5) :42-46+146
[3]   企业本质安全化模型研究 [J].
王钦方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2) :33-36+138
[4]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人因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 [J].
郑双忠 ;
陈宝智 ;
刘艳军 .
东北大学学报, 2001, (03) :288-290
[5]   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 [J].
曹琦 .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 (02) :33-35
[6]  
产品系统可靠性工程的新挑战[A]. 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0
[7]  
Best Estimate Method and Safety Analysis II .2 M.Makai.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