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

被引:45
作者
戴锐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公共人; 公共化转型;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3.01.026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总体趋势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其目标在于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培养,即通过教育使人们具有以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奋斗、牺牲精神所构成的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关注、关心并实际贡献于国家、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意味着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存在方式。在转型形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共性视域.[M].贾英健; 著.人民出版社.2009,
[2]  
公共人的衰落.[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M].晏辉;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最后的知识分子.[M].(美)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Jacoby)著;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  
公共协商.[M].(美) 博曼;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  
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M].(加)菲利普·汉森(PhillipHansen)著;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  
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许纪霖;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  
人的条件.[M].(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探索, 2007, (04) :70-75+79
[10]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J].
许剑 .
新闻大学, 2003, (01)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