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组分的量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何开玲
李茂深
徐元鼎
沈慧芬
孙萍澄
陈伉丽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组,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
关键词
染色质; 癌变; 鼠肝; 病理形态; RNA; 非组蛋白; 实验性肝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平行观察了三甲基奶油黄(3′-Me-DAB)诱发大鼠肝癌不同期的病理形态变化及染色质组分含量变化。染色质非组蛋白含量以及非组蛋白与组蛋白的比值,随细胞癌变而逐渐增加,而且这些变化出现在细胞形态变化之前。表明非组蛋白含量的增加和细胞基因表达失常、从而出现癌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Meisel,1956.On the Histochemical Demonstration of glucose-6-phosphatase. Wachstein,M.and 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
[2]  
Bonner,1970.Limited Heterogeneity of the Major Nonhistone Chromosomal Proteins. Elgin,S.C.R.and J. Biochemistry .
[3]   人肝癌细胞胚胎性膜抗原的研究附视频 [J].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SHANGHAI FIRST MEDICAL COLLEGE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7, (04) :21-28+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