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乳糖不耐受症
被引:4
作者:
金汉珍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来源: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症;
继发性;
原发性;
乳糖酶;
不耐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8 [小儿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正> 乳糖不耐受症近十年来已受临床医师重视,由于患儿缺乏乳糖酶以致对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不能完全分解。乳糖在肠腔被正常肠道菌群分解成乳酸,可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乳酸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大便次数增加[1],腹部不适而不安,乳糖酶缺乏的程度因人而异,因此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易于疏漏。 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为多,继发于感染性腹泻后。当肠道感染时肠粘膜受损,产生和分泌乳糖酶的绒毛膜外层受损最重,以致该酶产量减少,引起腹泻。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发病率据记载欧美人很低,但亚洲人群中并不低。发病年龄都很早,发病前多无感染性腹泻史,病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7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