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粮食增产因素分析与区域布局
被引:1
作者
:
邝婵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农业部农业司
邝婵娟
朱忠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农业部农业司
朱忠玉
曾建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农业部农业司
曾建强
机构
:
[1]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农业部农业司
来源
:
农业技术经济
|
1995年
/ 04期
关键词
:
粮食增产;
主要措施;
粮食;
区域布局;
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
D O I
:
10.13246/j.cnki.jae.1995.04.004
中图分类号
: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
我国40多年来粮食生产跨上7个台阶,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科技的进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等。在地域生产布局上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粮食的生产优势,特别是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三大余粮区,挖掘产需趋向平衡类型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粮食的自给水平。提出了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经过努力,本世纪末,我国粮食能再增产5000万吨是能够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