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鲢杂交种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7
作者
林志春
高振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种; 咽骨; 杂交品种; 体长; 图版; 形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鳙、鲢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有关它们的鳃耙(方秉文)、鳞片、咽骨、咽齿(朱元鼎;王应天等)和消化道(倪达书和蒋燮治;林浩然)结构的研究,过去曾有一些报道,孟庆闻和苏锦祥对白鲢作了系统的解剖。1958年秋季,我们在杭州上城河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得到鳙、鲢杂交种,杂交子裔大多生长发育良好。为了对鳙、鲢杂交种作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我们就杂交种和鳙、鲢纯种的外部形态、骨骼、消化道及鳔等进行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杂交种在部分养殖场已经试行生产,因此先作这样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对这一新品种的研究是有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白鲢的系统解剖.[M].孟庆闻;苏锦祥著;.科学出版社.1960,
[2]   五种不同食性鲤科鱼的消化道 [J].
林浩然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2, (03) :65-78+93
[3]   鲤鱼(Cyprinus carpio)的水静机制 [J].
秉志 ;
潘星光 .
动物学报, 1961, (Z1) :33-52
[4]   花鲢和白鲢的食料问题 [J].
倪達書 ;
蒋燮治 .
动物学报, 1954, (01) :59-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