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城大疃榴辉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被引:36
作者
叶凯
徐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有色金属总公司岩矿测试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榴辉岩; 石榴二辉橄榄岩; 矿物学; 变质作用; 成因岩石学; 荣城; 山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荣城大疃地区的榴辉岩及有关的超基性岩出露在胶南-苏北构造混杂岩带的东北部。榴辉岩在超基性岩和片麻岩中呈构造块体产出。前者的原岩为玄武岩或玄武质岩浆早期分离结晶的堆晶岩在660~790℃和13~18(×10~5kPa)条件下变质形成,后者为辉长质堆晶岩在660~790℃和15~19(×10~5kPa)条件下变质形成。石榴二辉橄榄岩本身也呈构造块体产于片麻岩中,经历了739±80℃~1033±95℃和45~52.7(×10~5kPa)的低温高压变质。这些岩石的形成与海西—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消减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104 +10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苏北-胶南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和岩性地层柱
    刘若新
    马宝林
    张兆忠
    张志敏
    杨惠南
    胡琏
    [J]. 地震地质, 1989, (01) : 47 - 54+143
  • [2] 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钕同位素年龄证据[J]. 李曙光,S. R. Hart,郑双根,郭安林,刘德良,张国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3)
  • [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 upon garnet-clinopyroxene Fe-Mg exchange equilibria[J] . D. J. Ellis,D. H. Gree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