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睾丸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王水明
王德文
彭瑞云
高亚兵
胡文华
陈浩宇
崔雪梅
高艳
金华
不详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学研究室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学研究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生精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在电磁脉冲 (EMP)辐射所致小鼠生精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二级雄性昆明小鼠 114只 ,随机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辐射组小鼠分别接受 8× 10 3 v/m、2× 10 4 v/m和 6× 10 4 v/mEMP 5次重复全身照射 ,于照射后 6h ,1,3 ,7,14和 2 8d ,对睾丸组织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进行检测 ,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电磁脉冲照射后睾丸组织SOD活性改变与MD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SOD活性改变发生迅速 ,8× 10 3 v/mEMP照射后 6hSOD活性即显著降低 ,14d时也明显降低 (P <0 0 5) ;2× 10 4 v/mEMP照射后 1~ 14d睾丸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6× 10 4 v/mEMP照射后睾丸组织SOD活性在照后有一明显升高 ,继而明显降低的过程 ,而MDA含量变化明显滞后 ,在照射后 14d明显升高 (P <0 0 5)。 3种场强的EMP照射后 2 8d内 ,各级生精细胞水肿、坏死和脱落 ,精子减少或缺失。结论 SOD活性降低 ,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参与了电磁脉冲辐射所致的生精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现代军事病理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王德文主编, 2002
[2]   Whole-body microwave exposure emitted by cellular phones and testicular function of rats [J].
Dasdag, S ;
Ketani, MA ;
Akdag, Z ;
Ersay, AR ;
Sari, I ;
Demirtas, ÖC ;
Celik, MS .
UROLOGICAL RESEARCH, 1999, 27 (03) :219-223
[3]  
Effect of low-frequency pulse- modulated 460 MHz 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 on Drosophila embryos. Bol’shakov MA, Kniazeva IR, Lindt TA, et al. Radiatsionnaya Biologiya Radioekologiya . 2001
[4]  
Ultra- wideband electromagnetic pulses and morphine-induced changes in nociception and activity in mice. Seaman RL, Belt ML, Doyle JM, et al.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