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农村五县耐药结核病流行及其社会学和生物学的危险因素

被引:12
作者
吴琳琳
胡屹
赵琦
王伟炳
徐飚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耐受性; 抗结核药;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2 [结核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东部农村五县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水平,分析影响耐药结核病流行的生物、人口和社会学危险因素。方法以我国东部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农村地区5个县(区)结核病防治所2008年至2009年登记的所有初治和复治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标本、培养分离菌株,并进行问卷调查;对培养获得的结核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以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方差分析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在获得的380株结核菌株中,共有105株为耐药菌株,总耐药率为27.6%。初始耐多药结核病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率分别为8.4%和23.3%。对研究对象所在区县、性别进行调整后发现,患者即往治疗史(OR=3.900,95%CI:1.737~8.704)、肺部空洞(OR=1.987,95%CI:1.001~3.942)以及年龄较大(OR=1.020,95%CI:1.010~1.045)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有关。结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既往治疗史和肺部空洞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有关,年龄较大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性较高。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