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内生金矿自然金成色及其研究

被引:7
作者
余大龙
K.G.McQueen
机构
[1] 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应用科学系!ACT.
关键词
内生金矿; 成色; 黔东;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97.02.011
中图分类号
P575.1 [电子探针];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研究区13个金矿床/点,24个自然金样品,161个点的电子探针测试表明,区内自然金成色平均值几乎均大于900%0,属高成色;自形晶比它形晶的金银含量均匀;位于交代前峰的金成色比尾部低,包体金随主矿物的种类不同成色不同。银是金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铋在该区金中具有很高的富集程度,是影响成色的主要因素。本区与湖南相比,具有地层越老、成色越高、银含量越低的共同规律,而成色高低与成矿时间和温度的关系较前人总结的规律出入甚大;比值关系表明,前者变化范围很小,后者很大,碱金属含量变化对前者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湘西黔东脉型金矿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 [J].
余大龙 .
贵州地质, 1993, (03) :234-240
[2]   金成色成因探讨 [J].
刘星 .
地质与勘探, 1991, (02) :34-39
[3]   漠滨金矿包裹体研究 [J].
余大龙 .
地球化学, 1990, (01) :72-80
[4]   湖南金矿自然金成色的初步研究 [J].
杨昌敬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1) :91-95
[5]   金的成色研究 [J].
张振儒 ;
杨思学 .
地质与勘探, 1986, (11) :36-37
[6]   湖南主要金矿床的矿物标型特征 [J].
罗献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1) :75-86
[7]   金的成色在金矿找矿和研究中的作用 [J].
李铁公 .
地质与勘探, 1985, (11) :7-10
[8]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