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峡地区新生代以来应力场演化及断裂新活动性探讨

被引:2
作者
王运生
王士天
李渝生
许模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应力场演化,断裂活动性,虎跳峡;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1998.s1.015
中图分类号
P553,TU45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虎跳峡地区的实地调查、区域地质图的详判、断层擦痕矢量解和震源机制解等综合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新生代以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并对研究区的主要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演化次序为早第三纪东西向、中新世近南北向、上新世北西向、早更新世北北东向、中更新世早期近东西向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北北西向多期应力场;区内北西向中甸—永胜断裂的新活动性强,其次是丽江—小金河断裂,楚波—白汉场断裂活动性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滇西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 [J].
谢富仁,刘光勋,梁海庆 .
地震地质, 1994, (04) :329-338
[2]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黄崐 ;
宋文 .
地震地质, 1983, (02) :79-90
[3]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4]   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新生代地层及构造的初步观察 [J].
赵国光 .
地质论评, 1965, (05) :34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