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菌根提高板栗苗木抗旱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33
作者
吕全
雷增普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2]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板栗; 抗干旱性能;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0.03.004
中图分类号
S664 [坚果类(壳果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苗木菌根化能够提高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本试验证明菌根技术具有提高板栗苗木抗干旱性能的作用 :提高苗木束缚水含量 12 .0 8%~ 57.4 9% ;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推迟 2 4~ 4 3.2 h出现萎蔫 ,重新复水后提前 4 .8~ 2 8.8h恢复正常 ,萎蔫系数降低 2 1.95%~ 58.0 4 % ,有效光合强度提高 3.84 %~ 2 30 .72 %。菌根化提高宿主耐旱力的机理部分在于菌根化能影响到植物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 :叶肉质化程度提高 0 .0 9%~ 7.88% ,比叶面积增大 2 .6 7%~ 18.83%。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生理特性的变化 :叶保水力增大 ,水分饱和亏缺降低 5.59%~ 2 9.6 1%。叶肉质化程度、比叶面积和叶保水力首次应用在菌根研究中。另外 ,正常情况下高于对照的蒸腾速率 (用气孔导度及气孔阻力反映 )在干旱胁迫下降为低于对照的水平。同时接种菌根菌能提高苗木在正常情况下的水分有效利用率 (7.89%~ 79.78% )及干旱胁迫下的水分有效利用率 (4 .78%~ 6 3.89% )。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对照体内迅速增加 (50 .54% ) ,表明此时对照处于缺水状态 ,而菌根化苗仍未或只是轻微地感受到干旱胁迫。综合以上多种因素 ,美味牛肝菌、红绒盖牛肝和绵毛丝膜菌为最优的抗旱菌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郭秀珍, 1989
[2]  
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特性的研究[Ⅱ]-一般水分生理生态特征 .2 李吉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