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37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徐俊森
林武星
陈洪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木麻黄基干林带; 林带分类; 更新理论; 更新方式; 造林树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93 [木麻黄];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 ,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 ,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 ,把当地林带分为 9种主要类型 ,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 ,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 ,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 ,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 ,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 ,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 ,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 12 #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 70 0× 10 4 株 ,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 ,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 ,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 ,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 ,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 90 %左右。 3a幼林 ,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稀疏基干林带套种木麻黄、湿地松试验 [J].
林武星 ;
叶功富 ;
张水松 ;
徐俊森 .
防护林科技, 1999, (04) :33-35
[2]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 [J].
郭瑞华 .
林业资源管理, 1996, (06) :41-43
[3]   中国海岸防护林造林地立地类型的分类 [J].
林文棣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13-21
[4]  
农田防护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阎树文 主编, 1993
[5]  
林带经营技术与理论基础[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姜凤歧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