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位涡定义的南海西南季风指数及其与我国区域降水的关系研究

被引:29
作者
姚永红
钱永甫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南海季风; 季风指数; 涡度; 湿位势涡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美国NCEP/NCAR 195 8 1997年逐日资料 ,对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气象要素场作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南海季风爆发时 ,南海南、北部要素场变化有差异 ,北部西南季风爆发特征更为显著 .针对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特征 ,提出了用湿位势涡度定义季风指数 ,它能很好地反映夏季风爆发的特征 .其中 ,用湿位势涡度定义的季风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华南地区的旱涝具有一定的预示性 .相关分析表明 :前一年冬季的季风指数和秋季的季风指数分别与华北次年夏季降水、华南次年春季降水有显著的相关 ,而当年夏季的季风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当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海夏季风特征及其指数 [J].
李崇银 ;
张利平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06) :58-63
[2]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 [J].
梁建茵 ;
吴尚森 ;
游积平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2) :97-105
[3]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 [J].
刘霞 ;
谢安 ;
叶谦 .
热带气象学报, 1998, (01) :29-38
[4]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 [J].
阎俊岳 .
气象学报, 1997, (02) :47-59
[5]   TBB资料揭示的亚澳季风区季节转换及亚洲夏季风建立的特征 [J].
何金海,朱乾根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1) :34-42
[6]   位涡与梅雨期暴雨 [J].
江敦春 ;
周德佩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1) :202-209
[7]   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结构及其中期变动 [J].
陈隆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6) :744-758
[8]   近三十年我国夏季风盛行期降水的分析 [J].
郭其蕴 ;
王继琴 .
地理学报, 1981, (02) :187-195
[9]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