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理论要析

被引:1
作者
陆华 [1 ]
李业才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关键词
面子; 礼貌原则; 听者中心; 关联理论; 认知期待; 认知—语用效果; 说听平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关于言语交际中礼貌问题的理论,以Brown和Levinson(简称B&L)的"面子保全理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影响最大,但其听者中心(Hearer—Oriented,简称HO,下同)模式尚需改进。Sperber和W ilson(简称S&W,下同)的"关联理论"从认知新视角对此作了有益补充。它视言语交际为同是主体的说听双方积极参与明示、语境关联、推理、互明等的认知活动过程,视礼貌或非礼貌是语言形式和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认知—语用效果。运用关联理论框架,对身边纷繁的交际话语作例析:特别要从言语交际认知主体的说者(Speaker,简称S,下同)和听者(Hearer,简称H,下同)对"面子""礼貌"的认知期待出发,争取"双赢",建构和实践认知视角下言语交际礼貌理论的说听平等(Speaker—Hearer—Equal)模式,简称SHE模式(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礼貌的关联论初探 [J].
冉永平 .
现代外语, 2002, (04) :387-395
[2]  
礼貌的实践转向[D]. 谢朝群.福建师范大学. 2004
[3]  
语用三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何自然, 2007
[4]  
Towards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politeness[J] . Victoria Escandell-Vidal.Language Sciences . 1996 (3)
[5]  
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 .2 Eelen,G. St.Jerom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