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教义学与价值判断 以民法方法为重点

被引:152
作者
许德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教义学; 法律规则; 价值判断; 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引言从最初影印和转述台湾地区的文献到完成了《担保法》、《合同法》和《物权法》的制定,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民法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笔者看来,其中研究方法方面的重要成就是逐渐形成了可以互相沟通的讨论平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认识到了立法论和解释论的差异,[1]强调二者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2](2)明确区分了价值判断问题和法律规则组织、适用和解释(本文中称为法教义学)的问题。[3]本文的思考围绕后一项区分展开。对此,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价值判断是民法问题的核心,[4]理由包括:(1)民法的基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9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J].
邓正来 .
政法论坛, 2005, (01) :3-23
[3]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J].
崔建远 .
政治与法律, 2004, (02) :44-51
[4]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J].
崔建远 .
比较法研究, 2004, (02) :60-76
[5]   萨维尼:历史法学派与近代法学方法论的创始者 [J].
陈爱娥 .
清华法学, 2003, (02) :63-73
[6]   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 [J].
崔建远 .
法学研究, 2003, (01) :3-24
[8]   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 [J].
苏力 .
中国社会科学, 1997, (04) :11-32
[9]  
朱高正讲康德[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朱高正著, 2005
[10]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