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有效性分析——以价格型和数量型为例

被引:4
作者
崔建军
王利辉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价格型工具; 数量型工具;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17.01.007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有关货币政策工具孰优孰劣的争论及现代发展历程回顾总结,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中国1995年至2014年季度数据对参数校准修正。研究发现:面对1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冲击时,产出与通货膨胀对价格型工具的动态响应程度高于数量型工具,但响应时滞小于后者;分别面对1单位标准差技术、消费和投资冲击时,价格型工具调控下产出与通货膨胀整体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出调整并趋于稳态水平;相对而言,价格型工具进行宏观调控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低于数量型工具。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福利角度出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应坚持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适度扩大价格型工具的调控频率与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