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24
作者
廖忠礼 [1 ]
莫宣学 [2 ]
潘桂棠 [1 ]
朱弟成 [1 ]
王立全 [1 ]
耿全如 [1 ]
赵志丹 [2 ]
熊兴国 [3 ]
董国臣 [2 ]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过铝花岗岩; 岩石化学; 构造环境; 成因; 岩浆源区;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西藏班公湖—改则—安多—怒江带一线以南分布有61个主要过铝花岗岩体,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它们的主量元素组成为SiO2=65.70%79.52%、K2O+Na2O=2.20%12.51%、K2O/Na2O=0.49~1.04及A/CNK=1.04~1.38。随着SiO2的增加,岩石中Al2O3逐渐下降,而其他的氧化物较离散。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钾较高的钙碱性系列,具典型的(强)过铝花岗岩特征。铝饱和指数图解、QAP图解投点大多数落在CCG区,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Ab-Or-Q-H2O相图表明过铝花岗岩形成的压力为0.05~0.2GPa,推断温度低于700℃。根据岩石化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西藏过铝花岗岩类发生在两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源岩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成因为S型花岗岩。其中南冈底斯带和拉轨岗日带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的性质可能暗示二者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或(和)相同的构造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329 / 13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2]  
藏东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M].王增等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3]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地球化学.[M].涂光炽著;.科学出版社.1982,
[4]  
西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1,
[5]   初论西藏过铝花岗岩 [J].
廖忠礼 ;
莫宣学 ;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赵志丹 ;
江新胜 .
地质通报, 2006, (07) :812-821
[6]   西藏当惹雍错吉松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陈振华 ;
刘云 ;
李均良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2) :16-20
[7]   西藏过铝花岗岩副矿物特征及岩石成因意义 [J].
廖忠礼 ;
莫宣学 ;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赵志丹 ;
江新胜 .
地球学报, 2006, (02) :115-122
[8]   西藏过铝花岗岩锆石群型的成因信息 [J].
廖忠礼 ;
莫宣学 ;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赵志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63-71
[9]   西藏冈底斯带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壳生长演化信息 [J].
莫宣学 ;
董国臣 ;
赵志丹 ;
周肃 ;
王亮亮 ;
邱瑞照 ;
张风琴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281-290
[10]   GeoKit: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 [J].
路远发 .
地球化学, 2004, (05) :45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