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山—丘岭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储运规律及区域找金方向

被引:11
作者
刘新会
刘爽
李渊
魏宽义
机构
[1] 武警黄金部队第五支队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西安
[3] 西安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容矿层; 构造变形; 找矿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龙山—丘岭金矿区含金矿源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组成含金矿源层岩石为高频互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中细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好,页岩、板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差,构成屏蔽层。金鸡岭Ⅰ级复式向斜控制着金、砷、锑等异常范围;松枣Ⅱ级复式背斜控制着金的矿化带;金龙山—丘岭金矿Ⅲ级背斜控制着金的矿(化)体;镇安—板岩镇断裂的次级断裂是金矿化体的容矿有利位置。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变形与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及储集密切相关。其规律是:①原生构造导致成矿流体的初次聚集。②第一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的聚集。③第二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运移及金矿床形成。此期变形是金的主要成矿期。④第三期构造变形使成矿流体进一步聚集和金矿体的富集。⑤第四期构造变形是石英方解石脉的形成时期。总结出矿床形成模式。据此提出了在4种不同的构造部位找金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 [J].
张复新 ;
肖丽 ;
齐亚林 .
中国地质, 2004, (04) :406-412
[2]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J].
张复新 ;
杜孝华 ;
王伟涛 ;
齐亚林 .
地质科学, 2004, (04) :486-495
[3]   胶东矿集区金矿成矿地质事件研究初探 [J].
吕古贤 ;
韦昌山 ;
郭涛 ;
胡宝群 .
黄金地质, 2004, (02) :1-7
[4]   构造式样组合对卡林型金矿含矿热液封存的控制——以陕西金龙山—丘岭金矿床为例 [J].
刘新会 ;
刘爽 ;
曹东宏 ;
魏宽义 .
地质找矿论丛, 2003, (S1) :32-35+51
[5]   东秦岭柞水—镇安地区泥盆纪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演化 [J].
刘宝珺 ;
许效松 ;
徐强 ;
杨志华 .
沉积学报, 1990, (04) :3-12
[6]  
中国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陈毓川等著, 2001
[7]  
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地质与找矿[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复新等著, 1997
[8]  
石油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