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1~12日平顶山市沙尘天气中尺度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戈 [1 ]
寿绍文 [1 ]
张广周 [2 ]
白家惠 [2 ]
张彩英 [2 ]
姬社英 [2 ]
朱丽娜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平顶山市气象局
关键词
沙尘天气; 蒙古气旋; 螺旋度; 锋生次级环流;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7.01.013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和同时间的探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06年4月在平顶山市出现的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气候背景、影响系统及这次过程的演变和动力机制,结果发现:这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强冷平流一方面使低槽、冷锋东移南压,另一方面与暖平流共同作用促进蒙古气旋的发展,造成平顶山市这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及演变与沙尘天气的出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高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产生两个独立的次级环流,在直接环流北分支的下沉运动有利于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促进对流层中低层风力加大,冷锋南压,触发不稳定层结大气,驱动这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尺度气象学.[M].寿绍文;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2]   北方风沙肆虐南方雨水丰沛——2006年4月—— [J].
蔡芗宁 .
气象, 2006, (07) :121-125
[3]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王炜 ;
方宗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3) :366-381
[4]   蒙古气旋爆发性发展导致的强沙尘暴个例研究 [J].
刘景涛 ;
郑新江 ;
康玲 ;
姜学恭 ;
祁伏裕 ;
方翔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218-229
[5]   强沙尘暴发展与干飑线——黑风暴形成的一个机理分析 [J].
胡隐樵 ;
光田宁 .
高原气象, 1996, (02) :49-56